top of page
IMG_0343_edited.jpg

員貝嶼

員貝嶼位於澎湖白沙島(清代稱為北山嶼)東方海域,清代時被劃入「鎮海澳」的行政區域,包括鎮海村、小赤村、岐頭村和港子村。清領時期,員貝嶼未設立獨立行政區,通常由鄰近的岐頭村代管。此外,從族籍資料看,員貝嶼與鎮海村的交流也十分頻繁,這反映了早期「鎮海澳」聚落之間因共享漁場而來往密切。

員貝嶼擁有澎湖東海群島中最高的地勢,登高遠眺,東海的諸多小島盡收眼底。如果想挑戰腳力,可以沿著島上的環島步道步行,這條步道以當地玄武岩塊為指引,沒有水泥路或木棧道,途中設有三座木製涼亭供旅人歇腳。當走到南側村落的陡坡,俯瞰整齊排列的紅瓦房,兩側翠綠的銀合歡樹,映襯著湛藍的海天美景,「紅瓦、綠樹、藍海」的景色讓人驚嘆不已。

01

居民人口

員貝嶼面積約0.27平方公里,以島為村。根據2023年9月白沙鄉戶政事務所的統計,村內共有329名戶籍人口,其中男性180人、女性149人。員貝村的人口僅占白沙鄉總人口10,097人的3.2%,屬於白沙鄉內的小型村落。

地形與傳統菜宅

員貝向西窪地

員貝南方

島中央有一個向西開口的窪地,將整個島嶼分為兩部分。南部因為沈積作用形成了一個突出的半島地形,而北部則呈現出典型的玄武岩海蝕地貌。

島中央的窪地與斜坡覆蓋著由玄武岩風化形成的土壤,這裡密集排列著稱為菜宅的農田,專門種植南瓜、花生等蔬果。這些菜宅以珊瑚礁石圍築而成,牆上特意留有礁石堆砌的縫隙,讓空氣得以流通。即使在強勁的東北季風下,菜宅的結構能減少風壓,並有效阻擋鹹水霧對農作物的損害。北側牆較高,約160到250公分;東西兩側牆則在150到180公分之間;而南牆最低,約在100公分以下。

02

員貝北方

03

島嶼交通

海上交通方面,遊客可以從岐頭遊客中心搭乘「愛貝號」交通船前往,從員貝港口的班次為06:30和14:00,從岐頭遊客中心開船的時間則是11:00和17:30。至於陸上交通,島上主要以騎腳踏車和步行為主,繞行整個島大約需要40分鐘。

村落信仰

員貝村的龍興宮是當地重要的精神寄託,但隨著時代變遷和人口外移,祭祀活動和神職人員逐漸減少,早期盛大的慶典也日趨簡化,傳統文化面臨失傳的危機。未來,員貝村可能變成無人小島,信仰也隨之消失,或成為觀光勝地,吸引遊客。然而,開發過程中如何保留傳統活動,讓文化在發展中不失原味,仍是值得思考的議題。龍興宮作為居民聚會的中心,正是員貝村的魅力所在。

IMG_3539.heif

04

先民足跡

湖西鄉沙港與員貝嶼之間,曾有一條供早期先民使用的海上步道,名為淺水步道。在大退潮時,海床會露出,形成由石板、碎石和珊瑚礁組成的4.6公里長步道,步行全程約需2小時。這條步道從草嶼到石敢當的一段,擁有豐富的淺海生態,曾一度成為潮間帶生態旅遊的熱門路線。

 

然而,由於大量旅客的踩踏,以及越野車在步道上的行駛,嚴重破壞了該地區的海洋生態。在當地居民的強烈呼籲下,隨著海上交通的發展,這條路線終於冷卻,為海洋生物提供了喘息和復育的機會。

此外,這片海域過去常有海豚出沒,但隨著魚群數量的減少,現在幾乎難以發現牠們的蹤跡。

05

員貝淺水步道

島嶼風情

bottom of page